欢迎光临,中国-河南省三门峡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安全应急专题第十四期: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宣传

发布时间:2023-05-10 11:47 来源:安全应急科
序言: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做好公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高灾害监测感知能力,强化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是实现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下摘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以及常见的自然灾害、公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点,作为本期宣贯内容。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摘选)

1、“两个坚持、三个转变”

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唐山市考察强调,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探索,确立了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要总结经验,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防灾减灾救灾指导思想)

2、自然灾害防治九大工程

2018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第三次会议上讲话,要针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建设若干重点工程。要实施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掌握风险隐患底数;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工程,恢复森林、草原、河湖、湿地、荒漠、海洋生态系统功能;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建设生态海堤,提升抵御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能力;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提高抗震防灾能力;实施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完善防洪抗旱工程体系;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工程,落实好“十三五”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任务;实施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工程,建设若干区域性应急救援中心;实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提高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实施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提高我国救援队伍专业化技术装备水平。

二、常见的自然灾害

1、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包括热带风暴、龙卷风、雷暴大风、干热风、暴风雪、暴雨、雷电、高温、热带气旋、沙尘暴、浓雾、寒潮、冷害、霜冻、雹灾及旱灾等。

2、海洋灾害

海洋灾害包括风暴潮、海啸、潮灾、海浪、赤潮、海冰、海水入浸、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回灌等。

3、洪水灾害

洪水灾害包括洪涝灾害、江河泛滥、暴雨灾害、山洪、融雪洪水、冰凌洪水、溃坝洪水、泥石流与水泥流洪水等。

4、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塌陷、火山、冻融、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等。

5、地震灾害

地震灾害包括由地震引起的各种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如沙土液化、喷沙冒水、城市大火、河流与水库决堤、构造地震、陷落地震、矿山地震、水库地震等。

6、农作物灾害

农作物灾害包括农作物病虫害、鼠害、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环境灾害等。

7、森林灾害

森林灾害包括森林病虫害、鼠害、森林火灾等。

三、公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点

1、汛期工作要点

防汛保通是要务,预防为主是原则。应急物资多储备,抢险队伍要建立。重点部位需排查,塌方滑坡需警惕。排水设施保畅通,边沟涵洞常清理。防护设施勤维护,导流设施需疏浚。巡查整改两手抓,存在隐患快处置。应急预案需演练,机械设备要到位。未雨绸缪先一步,气象信息多收集。暴雨来临不慌张,抢险保通要有序。安全警示不能少,自身安全多注意。配合交警分车流,路况信息报及时。清理泥石需谨慎,相关记录要完善。水毁路断启响应,分级处置反应快。灾后修复方案定,保通保畅是第一。雨后全面搞排查,受灾情况要统计。防汛工作责任重,安全度汛齐努力。

2、冬季工作要点

做好雨雪冰冻应急物资的储备,做好应急抢险车辆和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加强路况巡查,重点对桥梁、隧道,以及急弯、陡坡、临水、临崖及其他易结冰路段进行巡查,落实重点防控措施,预置冰雪保通物资设备;关注气象预报预警,一旦发生冰雪灾害,立即启动冰冻保通方案。

3、地质灾害防范工作要点

公路地质灾害治理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首先,做好公路灾害前期预防工作,在公路线路规划、设计、施工等阶段,要综合考虑地形、地貌,科学评估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尽最大可能规避或有效防范地质灾害,保障公路本质安全。其次,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在公路建设、养护和运营等过程中,加强对高边坡、深路堑及坍塌、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路段的巡查、检测和预警。最后,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发生后,立即启动专项应急预案,在确保过往车辆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保公路畅通,进而修复因地质灾害发生而受损的路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