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农村路,邀您打卡春日绝美风景
近年来,市公路中心在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基础上,聚焦“畅、洁、绿、美、安”工作要点,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模式,持续在旅游、生态、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上下功夫,努力把辖区农村公路打造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让致富路、幸福路、小康路越走越宽阔。
卢氏县Y041望家山至窑子沟采用彩色路面喷涂工艺,植入“红、黄、蓝”等多种颜色,作为中线和边实线的主色调,与路面的沥青黑形成视觉对比,巧妙利用连翘基地等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亮点,使绿化路树、特色景观与灿若金滩的花海相映成趣,美不胜收,是集居民休闲娱乐、徒步健身、旅游度假的“网红路”,实现了路与景、路与村、路与户的协调统一。卢氏县自2021年开始举办全国连翘花节,该路不仅是卢氏五个万亩连翘基地之一望家山连翘基地的唯一通道,将文峪乡的连翘基地、人文历史、特色旅游、康养观光等特色产业串珠成线,也为沿线2个村1800余名群众发展樱桃果业、芍药种植提供便利,每年可创造产值七、八千万元,真正成为一条集产业、旅游、户外休闲于一体的惠民、便民、富民通道。
灵宝市X037寺红线以景观小品网红打卡地和苹果产业为基础进行创意设计,对路面实施彩色标线喷涂、彩虹色马赛克喷涂,高标准打造了休闲驿站、观景台、停车区,在道路沿线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路文化、苹果文化、交通安全等宣传景观标牌,独具特色地宣传了公路文化和苹果文化,有力的推动了当地旅游业和苹果产业的发展。
当下正值樱花开放季节,Y059开北线(樱花大道)一片粉色的海洋。该路紧邻弘农涧河,因地制宜打造彩色人行步道,沿途路肩种植樱花树、护坡种草种花,道路贯穿于樱花公园与沿河水系,路融于景,有效将弘农涧河水系、樱花公园、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东寨观景台等旅游休闲景点串联成线,为群众茶余饭后休闲游及外地游客快速抵达城区提供方便,已成为灵宝市“农村公路+”发展理念的一张靓丽名片。
陕州区X048五草线(五原至草庙)是陕州区具有特色的产业兴旺路,也为闻名全国的二仙坡苹果提供了交通支撑。为提升道路品质,陕州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对路面进行铣刨、挖补、灌浆,加铺了5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硬化了路肩,对道路两侧进行绿化、美化,喷画了彩色标线,设置了路域文化宣传牌和安全设施等,极大地改善了沿线群众的出行条件,带动了沿线农民的产业调整,特别是沿线果蔬采摘园的休闲旅游。现在正是果树开花的季节,漫山遍野的苹果花吸引了省内外的游客纷至沓来。菜园乡新建的过村环村通道,万亩桃林树姿优美,香气沁人,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及摄影爱好者到此踏春赏花。如今一条条美丽的农村路正以崭新的姿态彰显地域特色、助力乡村振兴。
渑池县Y034渑博路路况优、路域美、设施齐、功能全、颜值高,既将仰韶文化博物馆、仰韶文化遗址公园和道路沿线“农家乐”串联起来,又将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等元素融入道路建、管、养、运各个环节。升级改造后的渑池X104杨刘线升级已然成为环境美、生态美、乡风美的靓丽风景线,其沿线的刘庄村已成为众多外地游客及本地市民享受“微度假、慢生活”的首选目的地、网红打卡地和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的产业路、景观路和致富路。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渑池县农路部门按照“路、景、旅、运、产”五位一体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助力构建“交通引领、旅游主导、产业融合、文化带动”的旅游交通运输体系,推动”旅游公路”向“公路旅游”方向转变,实现“交通地图”向“风景地图”提质升级。
湖滨区Y019沿三线是依托三门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规划而建设的,像一条飘拂在崤函大地上的美丽绿丝带,途径新建的大禹公园、药木园、角古东小镇等新晋网红打卡地,道路两旁的雪松、油松、五角枫、金叶榆像一个个守护黄河沿岸百姓的战士,一路蜿蜒,一路锦绣,链接起一座城市的历史和未来。以“美丽农村路,致富彩虹桥”为名,合力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路在树中、车在林中、人在景中”的大美意境,全力建设“田在路旁、树随路长”的生态绿色长廊,装点成一条链接区域代表性景点的“历史文化长廊”,打造成展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兴农致富动脉”,推进生态治理、景观农业和文化旅游有机融合、互促共赢,得到了越来越多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誉。
义马市Y003张石线(张家河至石门段)全长17.7公里,是连接义马市东区办事处和新区办事处重要的乡道,环境优美,沿线有秦王点将观景台、廉政文化停车区、特色农家乐、樱桃采摘园、廉政文化广场等便民设施。为全面提升农村公路服务能力和品质,推动美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义马市农路管理部门优化顶层设计,加强文旅合作,依托清风山乡村旅游整体规划已将该道路打造成为以观光休闲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致富路,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攻坚战成果提供了农村交通的强力支撑。
城乡一体化示范区CB11村道为沿黄生态廊道至示范区大王镇后地村道路,全长约2.1公里,该段道路与明清古枣林广场段道路形成围绕“河南灵宝川塬古枣林”核心区的东西两侧环线,可观赏沿线周边4000余亩、500年以上古枣树5.96万株的古枣林,形成以枣乡风情为中心、一年四季都有景的生态格局。为更好的服务广大游客和周边村民,示范区因地制宜施划热熔路面标线,补植补栽各类景观树万余棵,完善部分标志标牌、单柱道路交通标志牌、振动标线、橡胶减速带等安全附属设施,为建设文明示范村、发展乡村旅游、农业生产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路通兴百业,路美迎远客。三门峡公路人以路为媒,诚邀各界人士享受春日时光美景,留住乡愁韵味,共赴幸福快道。